网站导航
博士后招聘网 > 高校博士后招聘 > 湖北 >

武汉理工大学刘金平教授课题组2025年博士后招聘启事

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学院刘金平教授课题组因科研需要,拟依托学院和材料复合新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平台,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长期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

一、团队简介

“电能源化学与先进储能材料团队”聚焦电化学储能器件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研究方向包括锂/钠离子电池、锂空电池、固态电池、水系电池、超级电容器及其新型电极材料、电解液/固态电解质等。团队现有教授2名,副教授2名,博士后1名,博士生10名,硕士生26名。目前正在承担国家高层次人才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5项宁德时代、延长石油等企业的横向课题。

团队负责人刘金平教授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在Nature子刊、材料和化学领域顶级期刊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论文被Science, Nat. Rev. Chem., Nat. Energy和Nat. Mater.等他引近3.0万次,H指数84,1篇论文获“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授权发明专利30项,出版中英文专著(章节)3部。曾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奖、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连续11年),Nano Research新锐青年科学家奖、SCOPUS青年科学家之星和中国新锐科技人物等荣誉。现任Energy& Environmental Materials(中科院1区)创刊副主编、Interdisciplinary Materials(中科院1区)学术编辑及多本1区英文期刊编委。

二、招聘方向

1.准固态/固态电池关键材料与器件。聚焦高性能固态电解质、界面兼容高压正极、复合锂负极(或锂金属负极)等关键材料与器件开发;

2.高性能锂/钠离子电解液。具有高压、宽温域、高稳定性、高安全性等特性的功能电解液及添加剂开发;

3.多尺度模拟仿真与人工智能。采用多尺度理论模拟,包括第一性原理(DFT)、分子动力学(MD)、相场方法(PFM)等,解析分子性质、离子输运过程、电化学界面反应及器件失效机理;结合高通量计算模拟与实验数据库,利用机器学习(ML)/深度学习(DL)等人工智能方法,构建电池材料智能筛选与性能预测模型,实现新材料的快速、精准设计。

三、招聘条件

1.政治立场坚定,品德良好,身心健康,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2.具有材料、物理、化学、交叉学科等相关博士学位,已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三年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

3.理论功底强,工作积极主动,做事细致认真,英文写作能力和独立开展科研工作能力强,取得过高水平学术成果;

4.年龄35周岁及以下,能够全职、稳定工作2年或2年以上。

四、岗位待遇

1.综合年收入不低于35万元(学校、单位、课题组叠加),其他福利待遇按相关规定执行(包括博士后公寓、子女入学等);

2.学校提供博士后自主创新基金,支持博士后开展自主选题研究;

3.课题组提供充足的研究经费支持、良好的工作平台及海外学术交流机会,全力支持、指导与协助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和省市博士后基金等;

4.在站期间符合相应条件,可参评职称任职资格;

5.在站期间科研成果突出,出站考核结果为优秀的博士后,出站后优先选聘入职本校相关岗位。

五、应聘方式

1.符合条件的应聘者,请将个人简历(项目经历、工作经历、研究成果和发表论文等情况)发送至liujp@whut.edu.cn(邮件主题标明为“应聘岗位+姓名+博士后招聘网”)。

2.安排优秀的应聘者面试,参加面试者需提供学历、学位证书(应届不需要)和其他可以证明本人能力与水平的相关资料。

六、联系方式

1.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学院

联系人:刘金平

E-mail: liujp@whut.edu.cn

地址:武汉理工大学南湖校区化生大楼

2.人事处博士(后)发展管理办公室

联系人:李芬

联系电话:027-87161123

E-mail:bhb@whut.edu.cn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122号

邮政编码:430070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聘信息请关注博士后招聘网微信公众号(ID:boshihoujob)

原文出处:

https://mp.weixin.qq.com/s/getFkexWRrJIZsY9i-a_bg

来源:武汉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