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生态学院马亮课题组2025年博士后招聘
马亮,中山大学青年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项目获得者,中山大学逸仙学者。马亮组建的APEC课题组(Animal Physiological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生理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结合实验研究、模型预测和空间分析等手段,评估物种面对环境变化的脆弱性,并制定相应的保护策略。在Nature Communications、Current Biology、Global Change Biolog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36篇。主持国家级项目4项,指导博士后获得国自然青年基金1项。担任Fundamental Research青年编委,获评“优秀青年动物生态学工作者”奖。
一、 博士后项目(2项+其他)
(一) 项目一:森林退化对森林脊椎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1、项目简介
本项目面向全球变化背景下的森林退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复杂的冠层结构不仅维持了独特的微气候环境,还在缓冲外界极端气候、支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森林退化的持续加剧,其微气候调节功能可能显著减弱,从而使森林动物暴露于更严酷的环境条件,威胁森林动物的生存。本研究旨在揭示森林退化如何通过改变微环境进而影响动物群落的生理适应与存续,为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出森林恢复和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路径提供理论支撑。
2、国外合作者
Yiwen Zeng,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亚洲环境学院环境与社会学助理教授。他组建的空间、保护与政策研究(SCoPS)课题组是一个跨学科研究团队,聚焦于保护、气候变化与社区交汇的问题。近期研究主题包括:基于市场机制的保护干预资金支持的潜力与局限,不同土地管理策略的保护潜力,以及人类-野生动物冲突。迄今为止,Yiwen Zeng教授已发表30余篇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于Nature Sustainability、Nature Climate Change、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和Current Biology等国际顶尖期刊。
3、技能偏好
1.熟练掌握编程语言,具有处理空间数据和大数据集经验者优先;
2.在机理模型、森林生态学和保护政策方面有研究经验者优先。
(二) 项目二: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对北美陆鸟停歇地的威胁
1、项目简介
本项目聚焦于全球变化背景下北美陆鸟迁徙停歇地的脆弱性与保护。随着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加剧,迁徙鸟类在长途迁徙中依赖的关键停歇地正面临栖息地丧失和生理压力增加的双重威胁。然而,目前缺乏系统研究评估这些停歇地在未来环境变化下的动态风险及其对迁徙成功的影响。本研究将结合空间分析与机理生态位模型,识别并量化北美迁徙陆鸟的重要停歇地格局,评估在不同情景下的环境适宜性与鸟类生理压力变化,进而识别保护优先区域并提出管理对策,为迁徙鸟类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国外合作者
本项目将与北美鸟类学研究者开展合作。
3、技能偏好
1.熟练掌握编程语言,具有处理空间数据和大数据集经验者优先;
2.在机理生态位模型和迁徙生态学方面有研究经验者优先。
(三) 其他项目
欢迎对本课题组的研究方向感兴趣但希望开展其他研究项目的申请者联系我们。
通用要求
1.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团队精神,较强的自驱力、学习力。
2.博士期间已发表至少1篇SCI论文。
3.申报时年龄不超过35周岁,须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三年(以向学院提交正式申请材料日期为准)。如申请者为应届博士毕业生,在申报时须已满足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要求。
4.以上两个项目申请暂无截止日期,申请材料将于2025年9月开始审阅,随后安排线上面试、商量后续入职事宜。
二、 待遇和发展空间
1.学校为博士后提供有竞争力的岗位薪酬及福利待遇;
2.学校提供独立的博士后公寓,居住条件良好;
3.为子女就读中山大学附属学校提供便利;
4.入职我院的博士后可以额外申请深圳市的博士后生活补助;优秀的博士后可以申请国家、广东省的各类博士后人才项目(如博新计划),获批者可享受项目提供的工资补贴;符合条件者,学校和学院将参照深圳市最新人才相关政策全力支持一系列人才补贴申请;
5.特别优秀者可申请我校“逸仙博士后”项目,详情请见:中山大学逸仙博士后项目;
6.工作期限2年,期限届满后,研究成果特别突出并符合中山大学相关要求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可申请我校教学研究并重系列教师预聘职位。
三、 联系方式
请将简历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maliang26@mail.sysu.edu.cn(邮件主题请注明“博士后申请-姓名-博士后招聘网”)。请在邮件中明确申请哪一个项目。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聘信息请关注博士后招聘网微信公众号(ID:boshihoujob)
原文出处:
https://mp.weixin.qq.com/s/5a6g2XV2kkWxPP5DyJOJfQ
来源:中山大学生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