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博士后招聘网 > 医疗机构博士后招聘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25年全职博士后招聘启事(心血管内科)

一、科室简介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高血压中心、胸痛中心、心衰中心、房颤中心、重庆市重点学科。在复杂冠脉病变的介入治疗、继发性及难治性高血压的诊治、心血管慢性病综合管理等方面在西南地区位居前列。我学科遵循“错位凸显优势,特色亚专业带动整体学科”的发展理念,在选择性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治疗心血管慢性病方面深入探究,在全国范围内有较大的影响力。两院区心血管内科共有床位233张,其中CCU床位32张。全科共有医护人员近200余人;医生拥有博士学位近60%,硕士学位达100%,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0人,主任医师13人,副主任医师10人。有博士生导师6名,硕士生导师15名。全职博士后6名,是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拥有重庆市医学领军人才3名,重庆英才3名,1名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重庆市中青年医学高端人才3人。科研实力雄厚,近五年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1项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获得重庆市科卫联合医学科研重大项目1项,发表SCI文章140余篇,最高影响因子达40.8分。2023年STEM位居重庆委属医院第一。

二、学术带头人及合作导师简介

(一) 殷跃辉,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疾病神经调节研究治疗中心”主任。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中国高血压介入治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房颤联盟副主席、重庆市心律失常介入诊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国家心律失常介入培训基地主任、国家冠心病介入培训基地导师、重庆市卫生局心律失常重点研究室主任、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专业委员会前任主委,重庆医师协会心律学分会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委。

从医三十九年来,潜心致力于复杂心律失常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尤其擅长导管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的介入治疗。带领研究团队在电刺激标测下肾去交感神经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心力衰竭等自主神经失衡相关疾病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发表SCI论文98篇。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参编专著5部。2006年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欧洲心脏杂志(European Heart Journal)的论文被欧洲房颤指南引用,这是我国心律失常领域的研究成果首次被国际权威的房颤指南所引用。

(二) 黄晶,二级教授、主任医师、FACC。指导博士生、硕士生及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90余人,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立足临床、医工结合。和学生一起撰写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及PCT专利授权20余件。领导组织学生在高血压治疗、超声诊疗和医疗器械研发,开创无创超声在心血管病治疗领域探索。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重大科学仪器研制项目及医院揭榜挂帅研究项目。指导学生论JACC、Hypertension、IJC刊物发表论著100余篇。

与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汕头超声仪器研究所、中电集团26所、乐普医疗等单位合作进行成果转化,研发了多功能超声导管和无创超声高血压治疗仪等原型仪器,一些研发器械已处于2期临床阶段。指导团队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金奖。并指导团队青年教师2022年成功申请高校一流本科课程。邀请具有声学基础,包括声学理论、声学检测、声学仪器研发、光学或声学计算能力的博士毕业生共同研发新型超声诊疗一体化医疗器件和仪器。

(三) 凌智瑜,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主任。第四批重庆市学科与学术带头人,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七、八届青年委员。重庆市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委员副主任委员。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美国霍普金大学医学院学习。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重庆市科委及卫健委等其他项目多项,获重庆市卫健委高端人才及高端人才工作室(心房颤动及晕厥工作室)项目资助。以第一/通讯作者在Cardiovasc Res,BMC Medicine,ACS Nano,Cardiovasc Diabetol,Circ Arrhythm Electrophysiol,JACC Clin Electrophysiol,Heart Rhythm,J Cardiovasc Electrophysiol等杂志发表 SCI论著26篇,其他排名作者20余篇。

研究方向为心律失常,心肌纤维化及心肌肥厚的干预及其机制。擅长各种复杂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及房颤左心耳封堵术,在重庆市率先开展器质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心外膜消融,心房颤动的冷冻消融,以及心房颤动、室上速的脉冲电场消融治疗。

(四) 闫小响,重庆市教委巴渝学者讲座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脏内科教授、研究员、副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青(2023)、优青(2019)获得者。兼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等。临床主攻高危复杂冠心病介入治疗、危重心脏病救治。

国家杰青、优青,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重庆市教委巴渝学者讲座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脏内科教授,研究员,副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兼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血管循证与精准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促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血管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上海心血管病学会代谢心脏病学组副组长,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介入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动脉硬化杂志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二审专家。临床擅长复杂冠心病介入治疗、危重心脏病救治。科研聚焦急性心梗临床和基础转化研究,以通讯作者在Circulation(2篇)、JCI、Circulation Research(3篇,其中1篇为封面论文),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Science Advances等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合计30余篇,最高引用456次,累计引用1300余次。

(五) 杜建霖,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副主任,主要从事心脏电生理亚专科。入选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重庆市中青年医学高端人才项目、重庆医科大学“未来医学青年创新团队”、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宽仁技术带头人”、“宽仁英才骨干”等人才项目。荣获重庆医科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

擅长房颤、室速/室早、室上速等复杂心律失常导管消融以及房颤相关疾病(高血压、CKM、肥厚性心肌病)的诊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重点等科研和人才项目10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STTT(IF=40.8)、Advanced Science(IF17.5)、Ageing Res Rev(IF13.1)、PNAS(IF9.8)等期刊发表SCI论文22篇(JCR Q1区9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40.8) 。主编心电图专著2部。应用多组学联合人工智能研究心血管重构机制,探究心血管重构关键靶点及干预新策略。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全国青年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心血管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卒中学会高血压预防与管理分会委员;重庆市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心血管代谢学组组长、心律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高血压专委会委员。

(六) 陈运清,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高血压病、心力衰竭和康复专委会委员、重庆市医院管理学会心血管专委会委员,中国中药协会微循环用药专委会第二届委员,中华高血压病杂志青年编委、国家自然科研基金委员会函审专家成员。

从事心血管疾病防治科研教学等工作30余年,从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心房颤动的发病机制和防治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研基金2项,参与1项,主研省部级科研课题2项,获得厅局级科技进步奖4项,目前在研国家自然科研基金面上项目1项,主要方向为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研究;主持医院超声学科建设重点孵育项目1项,方向为基于多模态多组学的高危卵圆孔未闭预警脑卒中的临床新模型建立。在研经费用达100万元。发表中英文论著40余篇,其中SCI收录文章20余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7.5。

博士后要求:会多种数据库挖掘、孟德尔随机化、机器学习、临床预警预测模型建立,R语言者优先考虑。

三、博士后申请条件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具备扎实的研究基础和较大的科研发展潜力。

2年龄一般在35岁以下(含35岁),身体健康,可全职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3获得博士学位,且获得学位时间一般不超过3年。

4A岗:在IF≥20且分区1区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过科研论著1篇,或者在IF≥10且分区1区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过科研论著2篇;

B岗:在IF≥7且分区2区及以上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过科研论著1篇,或者在IF≥5且分区3区及以上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过科研论著2篇;

C岗:在IF≥3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过科研论著1篇。(以上作者身份均要求为独立第一作者或共一排一,分区均为中科院分区,条件优秀者可一事一议)。

5人事关系与档案须转到我院管理。

6允许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人员从事临床医学博士后研究工作。

四、博士后待遇

1.全职博士后在站期内,实行年薪制,根据岗位分为A岗:55-103万/年,B岗:40-88万/年,C岗:30-78万/年。A、B岗为3年期,C岗为2年期。站中可申请岗位调整。且根据科研产出,享受与职工同等的高水平科技成果奖励。

2.医院提供科研启动金:A岗60万,B岗:20万,C岗:10万。

3.博士后在站期内,提供1套博士后公寓拎包入住或2000元/月的标准住房补贴。

4.博士后在站期间,满足相关条件可申请站中进编。

5.可参照相关规定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6.博士后在站期间申报或直聘医院“宽仁英才”项目,入选后可获得10-25万元科研经费以及500-1000元/月的人才津贴。

7.博士后出站留院后,可申请医院人才培优项目,入选后可享受不低于300万元的经费资助。

叠加项目资助:

(1)获批各类博士后资助项目者,除享受基础年薪外,叠加享受上级部门项目资助经费,医院另外叠加资助最高20万/年。包括但不限于如下项目:

(2)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A档(即国家“博新计划”),资助标准为每人28万/年,国家资助2年;科研启动金8万元。

(3)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B、C档,B档:每人18万/年,C档每人12万/年,国家资助2年。

(4)重庆市“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重庆市人社局给予每人两年60万元的资助,其中40万元为博士后日常经费,20万元为博士后科学基金。

(5)“香江学者计划”。资助经费为每人36万元人民币和43.92万港币(约合36万元人民币),主要用于支付获选人员在港期间的生活开支、住房补贴、医疗保险、科研补助及往返旅费等。

(6)“澳门青年学者计划”。资助经费为每人36万元人民币和42万澳门币(约合36万元人民币),主要用于获选人员在澳门期间的生活开支、住房补贴、社会保险以及往返旅费等。

(7)重庆市博士后国际培养交流计划项目。重庆市人社局资助30万/两年,15万/年。

五、申请方式

请申请人将如下材料的压缩包发送至意向合作导师邮箱:

殷跃辉:yinyh63@163.com

黄晶:huangjing@cqmu.edu.cn

凌智瑜:lingzhiyu@cqmu.edu.cn

闫小响:cardexyanxx@hotmail.com

杜建霖:jianlindunev@cqmu.edu.cn

陈运清:paulchen@cqmu.edu.cn

邮箱主题请注明“应聘博士后+重医附二院心血管内科+姓名+博士后招聘网”,申请材料包括:

1.完整的个人中文简历(PDF),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和自我评价、主要科研技能、过去科研总结等,统一成PDF文件。

2.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证明扫描件(即将获得博士学位的候选人提供相关说明)。

3.代表性成果全文。

4.其它能够说明科研和工作能力的材料。

六、政策咨询

博士后政策请咨询人事处

联系人:易老师、张老师

电话:023-62888203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聘信息请关注博士后招聘网微信公众号(ID:boshihoujob)

原文出处:

https://mp.weixin.qq.com/s/TkuG9zIpg14LS81SQ9Pn3Q

来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